三年前“割喉”学院书记的复旦教师被判死缓
今天上午,上海第二中院就2021年的一起“割喉”杀人案作出判决——
判处被告人姜文华死刑,缓期二年执行,服刑期间限制减刑。
根据目前相关法律,姜文华只要在服刑期间不再有犯罪行为,两年后将被减为无期徒刑。从现在开始计算,他大约还需要在监狱里待28年左右。如果在此期间发生重大司法变革,他还有望更早获得自由。
这起凶案发生于2021年6月7日下午,凶手姜文华为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师,因为工作原因,在校内用刀割了该院党委书记王永珍的喉,还在身上捅了十几刀,导致王永珍当场死亡。
随后,姜文华在现场等待警方。这个细节被认定为自首。同时,他当时已经知道有人报了警,但并没有对其他人有危险举动,也没有试图逃跑。
从法理上讲,姜文华行凶行为针对的是特定对象,社会危害性低于那种无差别伤害行为。
关于姜文华的杀人动机,当年网络上讨论非常热烈。
他本人是留美博士并曾在美国工作过2年,回国后在苏州大学工作,后来又作为人才被复旦大学引进。
有人在网上透露说,姜文华行凶动机可能与其面临被学院解聘有关,据称他曾为此与被害人多次沟通,但未能达成满意的结果。
媒体调查发现,凶案发生前2年,复旦数学科学学院向学校提出姜文华“考核不合格,合同期满后不再续聘”的建议。
说是“建议”,实际上就是结论了。后来学院两次与其续签为期1年的聘用合同。凶案发生时间离合同期满尚有1个月左右的时间。
有网友认为,发生这起悲剧的深层次原因与高校过度的行政化不无关系。所以案件发生后,不少网友对姜文华表示同情。
当然,同情并不代表认同他的做法。
高校过度行政化,意味着由行政机构的行政人员对教师的学术成果进行评判,而这些行政人员很可能自己并没有学术背景,导致评判标准过高、机械呆板、对学术行为的要求过于苛刻等问题。
当然,可能大多数高校都有专门的学术委员会,但这样的委员会仍然由行政人员负责,所以并不能缓解过度行政化的弊端。
人们一直期待,本案能有更多的背景细节被公布出来,从而揭示凶手的作案动机。但时至今日,我们并没有看到更多的背景信息。
值得注意的是,判决书显示,姜文华虽然是预谋作案、手段残忍,但鉴定发现其患有“复发性抑郁障碍”,具有限定刑事责任能力,因此作出了死缓的判决。
这样的案件,这样的判决,确实比较少见。
也许,当年姜文华选择这种极端方式时,确有忍无可忍的因素。
漫漫冬夜,品读官场小说,每一部都是精品: 《漫漫官路》|《官道天骄》|《官场红颜》|《问鼎官路》|《平民首长》|《首席御医》|《博弈》|《仕途无悔》|《官场红人》|《官路留香》|《权色仕途》|《1号首长》|《1888》|《奇谋》| |